1. 核心计算公式
拍摄频率(fps)= \frac{飞行速度(m/s) × (1 - 航向重叠率)}{GSD(m/像素) × 传感器高度方向像素数}关键参数关系:
飞行速度↑ → 需提高fps
航向重叠率↑ → 需提高fps
GSD要求↓(精度高)→ 需提高fps
2. 典型场景参数
(1)工程级建模(GSD=1cm)
(2)检测级建模(GSD=3mm)
3. 相机性能限制
机械快门:
最高约1/2000s(如索尼ILX-LR1)
理论极限5fps(实际建议≤2fps防畸变)
全局快门:
最高50fps(如PhaseOne iXM)
实际建模常用5-10fps
动态模糊控制公式:
最大飞行速度 = \frac{GSD × 像元尺寸}{曝光时间}(例如:GSD=5mm,像元3.76μm,曝光1/1000s → 最大速度≈1.3m/s)
4. 最佳实践建议
常规桥梁建模:
高精度检测:
特殊结构补拍:
5. 技术趋势
总结
主流范围:0.5-3fps(90%桥梁项目适用)
关键选择依据:
设备参考:
普通建模:1fps(大疆P1)
毫米级检测:2fps(索尼ILX-LR1)
科研级:5fps+(PhaseOne iXM)
实际作业前建议进行20米试验段测试,通过ContextCapture等软件验证模型拼接效果后再确定最终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