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阵雷达的原理主要基于相位控制和电子扫描,其关键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概述:
天线阵列:相控阵雷达的天线由大量相同的辐射单元(即“阵元”)组成,这些辐射单元通常排列成一个面阵。每一个辐射单元都能独立地受波控和移相器的控制,以得到精 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。
相位控制:通过控制每个阵元发射电磁波的相位和幅度,相控阵雷达能够强化电磁波在指定方向上的强度,并压抑其他方向的强度。这样,雷达波束的方向就可以被精 确地控制和调整,而无需像传统雷达那样通过天线的物理转动来扫描目标。
波束形成:当所有阵元以相同的相位和幅度发射电磁波时,它们会在空间中形成一个合成的波束。通过改变不同阵元的相位,这个合成波束的方向可以被改变,从而实现对不同方向的扫描。
快速扫描:由于相控阵雷达无需转动天线,因此它具有非常快的扫描速度。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整个空域的扫描,大大提高了雷达的反应速度和数据更新率。
多种应用:相控阵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,包括舰载雷达、机载雷达以及地面防空系统等。它们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目标检测和跟踪能力,是现代防空和反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相控阵雷达具有许多优点,如扫描速度快、波束灵活可控、抗干扰能力强、可靠性高等。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,包括通信、雷达和测距、医疗以及激光雷达等领域。然而,相控阵雷达也存在一些缺点,如扫描角度有限、旁瓣问题、加工难度高以及接收面大、信噪比差等。
无源相控阵雷达(Pass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,简称PESA雷达)
发射信号的产生依赖于天线后方的集中式发射机机,经信号放大器,再利用电磁波导(波导管)或空间馈电方式传送到阵列单元上面,接收时则反向而行。阵列单元只有改变“信号相位”的能力,不会产生并发射信号。
源相控阵雷达被称作“被动相控阵”或无源相控阵。尽管其不直接产生讯号,但通过计算机控制改变相移,可以改变波束的指向角度,从而在期望的方向上形成波束,实现波束指向的控制,而不需要通过机械运动来实现。
有源相控阵雷达(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,简称AESA雷达)
其核心特点在于,其每个辐射器(天线单元)都配装有一个发射/接收(T/R)组件,这使得每个组件都能独立地产生和接收电磁波。这种设计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频宽、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相较于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显著优势。
由于其高性能、高可靠性和高适应性等特点,有源相控阵雷达正逐渐替代机械扫描雷达和无源相控阵雷达,成为雷达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。
公众号 扫码咨询
![]() |
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4999号莘庄商务楼1326室 |
![]() |
service@covond.com |
![]() |
www.covond.com |
![]() |
交换机:18017588179(孙经理) 无人机:13311882358(孙总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