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由于3D LiDAR 成本和重量不断的降低,在机器人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。尽管有许多进展,但是轨迹漂移和跟踪失效仍然是这些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在理论上,可以利用环境中固定的路标信息作为观测来解决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超宽带UWB,激光和惯性测量单元的紧耦合方案。首先,与机器人位姿相关的IMU、LiDAR和UWB的数据在滑动窗口中产生关联。随后构建代价函数融合来自UWB、LiDAR和IMU预积分的测量值。最后,执行优化过程以估计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。通过一些现实世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漂移问题,同时只需要在环境照顾中部署两到三个定位标签。
背景与贡献
在目前的自主导航方案中,由于近年来激光雷达的传感器的成本和重量降低后,基于3D LiDAR的方案得到广泛使用。最初雷达重量超过10公斤,数万美元,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于大型自动轿车。相比之下,目前的一些商用产品只有几百克的重量, 只需几百美元。
对比于基于视觉的定位方案,采用激光雷达有更多优势。例如,雷达可以直接观测公制的几何特征,因此,他可以直接用于机器人的定位,而基于单目相机的视觉SLAM方案仅能够提供模糊的尺度信息。相比于RGBD相机或视觉相机可以同时检测到公制尺度特征,LiDAR具有更远的检测范围。尽管拥有上述优点,由于环境中缺乏几何特征,仍然会使LOAM系列的方案发生轨迹漂移。此外,在这些方法下,机器人只能估计相对于初始时刻的位置。这些问题在诸如3D结构的检查之类的应用中非常不便。其中通常选择所谓的世界坐标系完成轨迹预测。一种方案是利用GPS融合LOAM算法。但是仅仅能够在一些空旷区域有效。另外的方法是通过场景重识别或者回环检测来矫正位姿漂移。在本文中通过使用从机器人到两到三个UWB定位标签的测量值,矫正长时间导航中位置和姿态的漂移现象。
将灵活便捷的测距方案与激光-惯性里程计系统集成,以实现无漂移和全局的位姿估计。
公众号 扫码咨询
![]() |
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4999号莘庄商务楼1326室 |
![]() |
service@covond.com |
![]() |
www.covond.com |
![]() |
交换机:18017588179(孙经理) 无人机:13311882358(孙总) |